媒体纺大

当前位置: 学校首页 / 媒体纺大 / 正文

〖湖北日报〗湘鄂皖民间挑花艺人共谋创新

通讯员:湖北日报 信息来源:湖北日报 发布日期:2018-05-04 点击数: 审稿:

湖北日报讯 (记者龚雪)5月2日,由文化和旅游部、教育部联合主办,武汉纺织大学承办的“民间挑花培训班”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行开班仪式,这是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”的一部分,来自湖北“黄梅挑花”、湖南“花瑶挑花”、安徽“望江挑花”等民间非遗项目的50位传承人,汇集瑶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侗族等多个民族的手艺人齐聚一堂,交流学习技艺,传承传统文化。

民间挑花新一代非遗传承代表人中,有的是妈妈教女儿,家学渊源深厚,技艺娴熟;有的是自幼拿针,老技法、老图案传承较好。同时,她们也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、设计创新能力不强、与现代审美结合有距离等问题。比如“苗族挑花”代表传承人之一滕静蓉,五六岁就开始拿针,活儿好,但对传统挑花图案的文化寓意、苗文化的内涵了解不够,图案设计有所欠缺。来自黄梅县的陈柳珍,是“黄梅挑花”省级非遗传承人胡德稳的女儿,从小跟妈妈学习挑花,家中有多套濒临失传的老图案,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,设计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。

针对这些现状,研培班“对症下药”,上午理论课,下午实践课。研培班项目负责人、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叶洪光介绍,在理论方面,主要邀请高校教授讲授构图、设计、色彩搭配等专业知识,同时帮助他们提高文化内涵和审美能力。实践课采取“老师傅”手把手教“新师傅”的形式,我省“黄梅挑花”的唯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石九梅,省级非遗传承人胡德稳、周桃荣,“望江挑花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福、省级非遗传承人汤彩霞等人,将现场授课。

研培班还搭建起湘鄂皖三地民间挑花艺人交流的平台,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最多的就是创新,如何将老手艺与现代审美结合的话题。今年67岁的传承人石九梅介绍,过去黄梅挑花主要绣在头巾、腰带上,现在可以挑在衣服上作点缀,也可以挑围巾、披肩、床品、车饰等等。过去以呈现老图案为主,现在还可以绣古琴台、黄鹤楼风景等现代文化内容。

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已连续3年承办文化和旅游部、教育部的研修研习计划项目,先后举办了湖北民间绣活、汉绣等项目传承人群研培班,今年还将举行民俗服饰、织绣等项目的培训。